製造一個顧客可以親身體驗的廣告活動 – Uniqlo

本篇文章內含 1.廣告手法 2.成果 3.學習

應該沒有台灣人不認識Uniqlo吧?這個日本大型的日常服裝連鎖店,在前陣子在澳洲發行了一個很有趣的線上連動線下的行銷活動。這個活動是以100個實體看板構成。想要獲得禮品的顧客,會被要求去一個特定的看板進行拍攝,這個看板是由多個影像構成的跑馬燈,並且圖片裡的密碼是無法透過肉眼解讀的,而是要使用3C產品拍攝、解碼全部的影像,消費者可以兌換一件免費的衣物。

成果

這種互動式的廣告讓品牌受眾有參與其中的感覺,而消費者也被鼓勵將其拍照的成果分享到社群媒體,間接的將活動推廣給他們的follower,這個活動觸及了超過四百萬人,並為Uniqlo帶來了35000名新的顧客!而這個推廣活動的影片在網路上有超過130萬的瀏覽次數,並有超過25000人註冊並訂閱Uniqlo的線上電子報,可以說是一個收穫滿滿的行銷活動。

學習

透過這個行銷手法我們可以知道,利用新穎的廣告操作來聚集受眾是比傳統的廣告方式更有成效的,而像Uniqlo這樣在定點設置看板的模式,也可以成功的將顧客導到我們想讓他們前往的地方,這樣我們可以更輕易的投其所好,或在那個看板上擺設品牌最想推廣的訊息、商品等,

 

說一個可以觸動人心的故事 – 海尼根

酒精飲品的廣告第一直覺會讓你聯想到什麼?是三五好友在燈紅酒綠的ClubBar狂歡,還是與家人在餐廳共享親倫?又或是在家當個沙拉馬鈴薯看看球賽?不管怎樣,我們對酒精飲品的幻想總是擺脫不了享樂輕鬆自在,然而海尼根的這支廣告,即將顛覆你的想像。

海尼根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手法來執行這支廣告,首先他們做了一個問卷訪談,問卷的內容包含跨性別議題、全球暖化、女權等,然後將針對不同議題持正反意見的兩個人,在互相不知情的情況下配對成組,進行一連串的任務。而在任務還沒有結束之前,海尼根播放了當時他們宣稱自己論點的影片給雙方觀看,而看完之後,他們可以決定是否要一起喝啤酒好好深入討論這個議題,或是直接走人。

 

這支廣告獲得了超過1700萬以上的觀看次數,並且有超過13萬人次的轉載,在FaceBook上更有多達32萬人次的討論,而在Twitter上有22000筆相關的發文,其中高達85%都是正面的評價,除此之外更有多達625篇的相關文章被刊登在雜誌、週刊上,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讓品牌引起關注,並且更加堅固了海尼根本就堅實的線上行銷操作。

 

敏感品牌應該怎麼推廣? Tena添寧,失禁照護品牌的體面行銷法

現在流行的行銷手段確實符合大多數的品牌的需要,但那些牽涉到隱私、隱疾的品牌呢?如殯葬業、成人尿布、黴菌藥物等,如果廣告宣傳意識太強有時候反而造成反效果,讓消費者因為太尷尬了而不敢選購,但不行銷也不行對吧?因此,應該怎麼在行銷的同時不讓消費者反感呢?

讓我們來看看今天的案例 – Tena添寧

Tena是瑞士的一間專攻成人失禁的品牌,成人失禁是一個蠻尷尬卻很常見的問題,經常發生在女性身上,特別是生產過後的女士,而這樣常人不會理解又難於啟齒的困擾,需要在更加貼心與感到安全的地方,才會讓這群人願意抒發自已的情緒、面對問題並尋求協助。

Tena正視了這個問題,並建立了一個YouTube的頻道,專門介紹一系列關於失禁照護與改善的影片,而如果你是在英國看到Tena的話,很可能會看到一些幽默的廣告讓你會心一笑。

不止如此,Tena更進一步的推出了專屬App – My Pelvic Floor Fitness,在裡面除了有社群、有關於骨盆運動的影片、督促你練習的模式,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個友善的環境,讓有這樣困擾的人不再羞於開口更能正視這個困擾。

 

透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了解,社群媒體不只可以用在正面、光鮮亮麗的地方,對這類隱疾困擾的議題也可以有正向的效果,並且借助網路的力量,可以讓更多有需求的人知道並群聚再一起分享,成功地打造一個舒適圈,讓她們可以勇敢的抒發自己的經驗與困擾,更重要的是,讓她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透過夥伴的砥礪也能更積極更有動力的自主練習。而就商業角度來看,當產品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時,透過App結合影音教學來治本,確實可以大幅聚集潛在客戶,並且讓需要的人知道你、並進而對品牌產生依賴或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