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oton – 獨角獸俱樂部超新星,網紅教練直播陪你健身!

本篇文章目錄

1.創業契機  2.成功原因  3.危機與應變  4.成果

圖片來源 : Peloton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onepeloton/

契機

創辦人John Foley,住在紐約、育有兩個孩子,一個典型工作非常忙碌的中年人,他想在忙到不可開交的工作中騰出時間運動,因此嘗試在紐約尋找適合他的運動中心,但他馬上發現很難將喜愛的課程排在空檔,經過他觀察後,那些熱門的運動中心通常都會具備這兩個特質的其中一個….

1.優質的教練 

2.可以帶動氣氛的音樂

因此他突發奇想,希望設計出融合優勢又彈性的課程。

他與其餘四個合夥人在2012年以40萬美金的資本草創公司Peloton,花了近一年的時間研究的硬體設備(腳踏車、跑步機),終於在年底研發出一款可以透過直播掌控用戶運動成效的腳踏車,而這讓他們募到了350萬美元。在他們將第一台成本製成後,他們將這個計畫放上募資平台,並募得了25萬美元,但機器的造價約是1500美金,這意味著他們不能販售超過200台機器。

他們將客群定位在住在郊區的人,因為距離讓這群人很難前往健身房運動,於是選擇在曼哈頓郊區的一家精品百貨公司開設快閃店,快閃店當時日銷只有5台,但卻讓他們有一個機會將這個的點子傳遞出去,也因為實體店的宣傳與網上募資的聲量,在一年後他們成功了。在加州與紐約共有7家門市,業績也是預期的兩倍以上,並且預計在今年年底達到10000台的銷量。

 

為什麼Peloton會成功?  答案是 – 重視消費者體驗

首先,想想看你心中理想的運動需要什麼?

1.優秀的教練即時督促

2.動感的音樂享受刺激的氣氛

3.享受與同伴良性競爭的運動過程

4.彈性的運動時間,在家就可隨時運動

5.優秀的硬體設備,頂級的運動體驗

6.社群媒體分享你的運動表現

Peloton融合了上面所有的優點,他們推出具有平板電腦的飛輪機與跑步機,並搭配明星教練直播課程全程陪你運動,你以為只有這樣嗎?教練透過主螢幕可以看到所有成員的運動表現,表揚優秀的、鼓勵落後的,時不時的精神喊話激勵大家運動,讓你即使在家也能享受與戰友奮戰的快感。更重要的是,你不再需要搶教練課時段搶到瘋掉,彈性的上課時段讓你在家運動,即便來不及上直播課,Peloton也會將上課內容錄製好上傳,讓會員在線下也能享受課程。

而在這樣的過程中,用戶得到的是真實的接觸,而不是一般看影片運動的虛擬感,並且Pelton將教練包裝為網紅,目前當紅的女教練Robin Arzon,在IG上可是有超過20萬人追蹤,而用戶可以選擇與自己喜歡的明星教練上課,並與他們接觸。

圖片來源 : Peloton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onepeloton/

 

危機與應變

成功如Peloton也不是沒有危機的,首先單價高昂的硬體設備(跑步機3995美元、飛輪機1995美元)首當其衝的被網友抨擊,被批評是有錢人放在別墅頂樓的高級健身課程。因為在Amazon只要花費2-300美金就可以買到一台飛輪機並且搭配其他線上直播健身課程,一樣可以達到類似的運動效果。

而為了平復這樣的輿論,Peloton很快地推出了親民的課程,如無需購買任何器材只購買線上的直播課程,可以使用自己的飛輪機搭配運動,或如果你定居在紐約,也可以支付一個月26美金到Peloton的健身中心運動。另外,對於想購入硬體卻無力一次支付的人,Peloton也推出了長達39期的分期付款機制,讓加入Peloton行列的費用與坊間健身房的單月會費幾乎相等。

圖片來源 : Peloton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onepeloton/

成果

Peloton目前已售出超過40萬台的硬體設備,並有超過44萬的粉絲追蹤,而在公司規模以每年2的速度成長的同時,也不忘不斷的優化硬體,成功擠身獨角獸俱樂部,即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金。對於常人來說,Pelton的價格確實是偏高,但當你將所有他所提供的服務一併計算的話,隨call隨到的運動教練並以一週運動三次的頻率來計算,不難想像爲什麼Peloton會成長的如此快速。

文章圖片來源:Peloton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onepeloton/

創業故事 – Nayrouz Talaat的零男性駕訓班

故事的起點

Nayrouz Talaat,一名來自埃及開羅的女記者,參與了創業家計畫並受到UberCareem(可以將其想成埃及版的Uber,已被Uber併購)的啟蒙,發現在埃及手機的運用非常廣泛,因此這些本來規模微小的企業透過線上平台解決社會大眾的問題後,快速地茁壯。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Direxiona

Talaat也想做同樣的事,這也是Direxiona – 零男性駕訓班的源頭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從零到有的打造這個女性安全的駕訓平台!

 

1. 發現問題 – 每十位女性就有七位希望由女性教練教導

中東地區的女性因為無法自行駕車,經常在使用大眾交通系統時遭到污辱,造成許多女性萌生自駕的念頭,但因為駕駛員與駕訓人員多半是男性,而該區的女權低落舉世聞名,這使她們很有理由擔心會在學習的過程中遭到侵犯,也因此許多女性都是在親屬的教導下學會開車,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因為在中東普遍不接受女性駕車,簡單來說她們不止無法自主學會開車更不容許駕駛。

 

2. 遭遇困難 – 雇用駕訓員不易

Talaat2016年創辦女性駕訓班,決定創辦女性駕訓班後,馬上就面臨了第一個挑戰找不到教練。聽起來很荒唐但事實正是如此,在開羅要找到具備駕照的女性已經不簡單,若要找到具備教學能力的女駕訓員更是難上加難,因此Talaa決定自己培訓駕訓員。

 

3. 困難排解 – 網羅具備駕駛經驗5年以上的女性

沒錯!Talaa開始在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媒體發布徵才需求,只要具備5年以上駕駛經驗的女性即可參加公司提供的駕訓員課程,成為合格的教練。不止如此Talaa想要的更多,因此其所創的公司也提供了道路安全與基礎車輛修繕的課程,讓女性能夠學會自駕並具備車輛故障排解的能力。

而婦女們在報名後,會在線上與其駕駛員配對,配對的過程中包括一些社交的習慣與顧客的需求,在各方面都吻合的情況下,才會開始學程。

 

經營成果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Direxiona

截至目前為止,Direxiona旗下已有50女性駕訓員,每個月都有破百的學員報名,Direxiona在開羅附近已有12據點,不止吸引了本地人參與課程,甚至有不少沙烏地阿拉伯的婦女也前去報名。

也許你會覺得,只雇用女性的公司難道對於男性就不是一種性別歧視嗎?

事實上,Direxiona也有雇用男性員工,但考量顧客感受與創辦初衷不會將其安排在駕訓員的位置,而是在官方團隊經營的陣容中。

 

圖片來源:Instagram hashtag#direxiona

如果你想創業,應該做什麼?

看完這個勵志的真實創業歷程後我,們可以明白開啟一個事業的成功要點是解決問題而不單只是販售產品,並且要靈活的有計劃地運用網際網路的力量。

最後的最後,當你萌生了創業的念頭,只要方向是對的就絕對不要輕言放棄。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Instagram hashtag#direxiona、Direxiona Facebook Fans

從難民白手起家成食品界巨擘 | Chobani – 美國希臘優格品牌代名詞

希臘優格

希臘優格是一種在製造過程中,多了過濾這道手續的一種優格產品,因為滋味濃郁口感濃厚加上高蛋白、高營養而受到廣泛的喜愛。

故事的起點

Hamdi Ulukaya,一個來自土耳其的社運份子,因為對於理想的熱忱被當地政府盯上,被迫離開家鄉遠渡重洋到美國讀書,帶著不算寬裕的資金一個人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國讀書、再加上語言不通、思鄉心切,他到處打工虛晃日子。

某一日,教授要求以自己擅長做的事寫一篇文章,思鄉的Ulukaya寫下了在家鄉製作起司的過程,因此得到老師的青睞,邀請他到自家農場作客,而Ulukaya愛上酪農場的一切並留在農場打工。

2002年,因為來美探親的父親言談中對於美國起司的失望,加上從家鄉引進起司需面對的種種困難(關稅、耗損等),Ulukaya決定和隨後抵美的哥哥一起創業,他們向親戚借了一筆資金,創立了Feta起司。

一張工廠出售傳單,chobani誕生

Ulukaya在偶然間發現了一張廣告傳單,上面寫著設備齊全的乳工廠求售,原來是美國食品大廠Kraft Foods的工廠要縮減生產線,而Ulukaya當下便決定要申請貸款買下這間有85年歷史的工廠,在他完全不知道要利用這間工廠製造什麼的時候。

隨後他雇用了工廠內的幾名老員工,大家一籌莫展不知道可以生產什麼產品,只先決定了新公司的名字,Chobani-波斯語中牧羊人的意思。

此時Ulukaya突然想起了在家鄉經常食用的希臘優格,由於當時尚未普及市面上只有傳統的口味單薄的優格,因此他覺得這也許會是一個機會。而當時希臘優格藉著高蛋白、低糖的特色搭上健身養身風潮而受到矚目,在一些高檔的有機商店會少量的販售,並沒有被量販。

因此Ulukaya的工廠開始生產並派樣,在一年後才接到開張後的第一張訂單,來自猶太商人的150杯訂單,而因為消費者的銷量太好了,很快的更大量的訂單上門。

站上成功巔峰的六大策略

策略一  –  追求普及而不是高貴

在短時間內,因為銷售範圍擴大許多,Chobani也在Walmart、Target等賣場上架,按產品特性希臘優格應該被安排在“健康食品”而非一般酪製品的貨架上,但Ulukaya堅持將產品與他牌優格陳列在一起,這樣的正面對決確實帶來風險,但也成功的奠定了Chobani產品平易近人的形象。

策略二 – 殺出重圍的包裝戰術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hobani

像優格這種濃稠的食物很容易殘留在包裝內、挖取時易沾手,因此Chobani將包裝從傳統的瘦高狀更改為圓扁狀,提升了消費者體驗。而放置在大品牌旁邊,在這樣高度競爭下如何殺出重圍第一眼就吸睛呢?Chobani在盒身外加了一層彩印塑膠膜,改變了常見的直接壓印於瓶身,這樣的改變讓包裝更鮮艷更容易被注意到。

策略三 – 有遠見的定價策略

Ulukaya並不是將商品的定價直接反應了當下的成本,相反的他預想到了這個市場會逐漸地擴大,需求量也會上升,因此他將定價設定成大量生產後的量販價格,沒有直接反應成本固然帶來風險,但相對低廉的售價確實讓消費者願意嚐鮮,也因此Ulukaya銷量開了一個漂亮的紅盤,業績蒸蒸日上。

策略四 – 有效率的產品開發

此時的Chobani其實早有許多食品大廠爭捧著天文數字要收購,但都被Ulukaya回絕了,伴隨而來的隱憂是,食品大廠們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推出同樣的產品去競爭,而Chobani將會岌岌可危。

但大廠們也有弱點就是資金的投注需要時間審核,改變產線、獲得更多乳源都需要龐大的資金,而且這將會與他們既有的產品-一般優格打架,上述兩個原因讓大廠們不得不放慢腳步審慎評估。

而深知要與他們爭的致勝關鍵就是快的Ulukaya,決定擴廠、僱員、蓋倉,四年後當其他大廠反應過來時,Chobani已經穩穩的吃下全美希臘優格市場,年營業額達10億。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hobani

而只有一個主力產品還不夠,隨後憑藉著極有效率的團隊管理,他們在5個月內從0到上市了全新的優格飲,在獲利放緩時,Chobani使用了漸進與突破的雙重戰術,在漸進上他們改變了既有的包裝,推出節慶限定、限量款、季節限定食材等相關優格產品。

而在突破上,為了只能在晨間使用優格的既定印象,接連推出了穀物優格、鮮果優格、嬰兒專用優格與優格點心,讓享用優格變成無時無刻都能食用的美好。

當然產品的研發需要大量的真實評價,這點Ulukaya也想到了,因此他們在紐約設立了Chobani soho,作為新品發布、試賣與市調的大本營,第一線獲取客戶反饋,而這樣也造就了許多新創熱銷口味的誕生。

策略五 – 教學相長、神來一筆的提攜策略

圖片來源:Instagram hashtag#chobani soho

取之於社會的Chobani,在2016年10月成立Chobani incubator,新銳餐飲業申請育成計畫。獲選者可以得到2.5萬美金的金援和Chobani團隊中各式專家的全方位協助,並且將其產品曝光於Chobani soho,而Chobani不求股份、而是從大量的申請者上洞悉市場的趨勢,並透過探索有別於優格以外的領域得到更多的新知,可以說是教學相長互惠互利的楷模。

策略六 – 矛頭向外,善待員工,莫忘初衷

對外,Ulukaya投放廣告暗示對手的產品內含有與殺蟲劑類似的成份,害人家氣的一狀告上法院,雖然最後Ulukaya敗訴廣告被勒令停播,但Chobani的產品天然又安全的品牌形象卻也深植人心。
而對內,Ulukaya善待員工,給員工優越的待遇,高於平均水準的薪資與10%的股份分享,而作為新移民的Ulukaya並未忘記自己的出身,出手幫助了難民並提供一份寶貴的就業機會使他們能夠溫飽、自立自強,並夥同大企業如Airbnb、IBM等,利用企業影響力幫助這些弱勢族群。

我們從Chobani的案例中學到,成功需要的是找到一個對的利基市場(niche)、更長遠的眼光和相信自己,然而比叡智更重要的永遠是善良與不忘初衷的心,因為這是一種選擇而非天賦,而只有一個企業願意肩負著對的社會責任時,才能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