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已經知道內容行銷和SEO之間的相關性了對吧?所以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的就是如何設計內容,更準確地來說,是製造以用戶為中心的良好內容。

為什麼要學會這些技巧呢?

因為這可以使你不再只是用鍵盤敲啊敲的,終於500字、1000字的內容誕生了,雖然裡面真的有很多實用的資訊,可是卻沒辦法準確的導引用戶找到這篇文章。 

那什麼是內容設計?

就是一種提供客戶解答的同時,並盡可能使它容易被用戶吸收、內在化的技巧。

換句話說,就是用一種用戶可以理解的語言、格式來闡述這些他們需要的資訊。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文案設計其實簡單來說分成三個主軸,分別是內容、使用者體驗和平易近人

而內容並非只是文字,它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物件!只要是用於傳遞給用戶的我們即稱為內容。如果您的研究結果指出,影音才是最適合您的傳播方式,那麼影音即是內容設計內的“內容“本身。因此,內容設計也能讓我們擺脫傳統以文字為導向的思維。

1. 想要&需要

內容設計的核心即是,問題是什麼?

直接提供解答固然是很好的方法,但找到癥結點更重要,我們不只該執著在用戶想要什麼?還得弄清楚他們需要什麼。當他們試圖想解決一個問題,直接提供解答和一步一步帶著他們解決,哪一個的使用者體驗會好一些?而我們還需要思考,客戶的潛在需求是什麼?有時候他們實際遇到的問題和實際的需求是大相徑庭的。

例如,當客戶買了一個枕頭,也許他們面對的是失眠的問題,而不只是家裡缺枕頭,而當他挑選了有特殊設計的款式,是不是在暗示他有頸部或是背部等困擾,致使他需要特殊的款式?這個即是所謂的消費者的潛在需求,而不單單只是枕頭買賣那麼簡單,在這個時候,研究和資訊派不上用場。你需要的是數據和人,只有他們可以告訴你這背後的消費心理學。

2. 寫故事

在寫東西前,我們總要做很多的研究,這讓你更有頭緒的了解用戶要什麼?用什麼頻道取得這些資訊?對於這些主題常用的切入法有哪些?這時候才是開始製造內容的時間點。而如果要使這些內容設計為用戶導向該怎麼做呢?

你的語氣可以是兩種方式,分別是以用戶的角度和以工作的角度去切入。

現在我們以用戶的角度做個範例給大家看

例如:我是一個新的SEO文章寫手,如果我希望我寫的文章可以吸引更多的流量,有什麼技巧可以達到這個目標呢? 這裡是不是一句話總結了這篇文章的重點呢?讀者馬上可以知道,看完這篇文章我可以學習到增加流量的技巧。

而我們現在站在工作的角度做個範例給大家看。

例如:當在設定一篇文章的連結的時候,我想做一個導流回原址的連結,才能避免這個網址故障時,用戶不會卡死在那邊,還可以返回前頁。這段話是不是也直接告訴讀者這篇文章會教導我如何設計導流的連結?

當你的受眾是非常廣泛的族群時(針對各行各業的文案手),以用戶角度為導向的文章寫法會比較適合,而當你的受眾是被精準定位的時候(如工作範例,是不是完全針對網頁設計師呢?)那麼工作角度為導向的寫法會比較適合。

那麼應該怎麼執行內容設計呢?

1. 針對兩個目標進行探索

你想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受眾,簡單來說就是這兩個部分,更重要的是知道怎麼把兩者串聯在一起。所以想要搭起這座橋樑,必須先換位思考,誠如上述所說,當用戶查詢某個關鍵字時,背後真正的含義和意圖到底是什麼?他們想要的東西和需要的東西是什麼?

以下是幾個在設計內容時可以參考的問句

1. 受眾是誰

2. 受眾的需求

3. 受眾的使用語言

4. 可以觸及到他們的平台

5. 什麼應該優先考慮

6. 你的團隊的需求和追求

而該怎麼得到問題的答案呢?老話一句,仍是需要大量的數據和分析,可以善用這些資源如Google Analytic, Google Trend等工具去探索。

2. 使用簡潔且易懂的文字

我知道當我們在製造內容時,很常會不由自主的放入一些術語而不自知,這很正常,但在製造以用戶為中心的內容時,我們必須使用他們能夠了解的”語言”,不然當他們有看沒有懂的時候,這個內容是不是就失去意義了呢?

3. 尋求反饋並持續修正內容

我們都知道內容跟藝術很像,都是很主觀的東西,這些東西不是寫給自己的私密日記,而是寫給用戶的對吧?因此不要猶豫的與他們尋求反饋吧!只有這樣才能更進一步的增加這份內容的”人性”,而修正內容也是很重要的部分,當內容被發布後,也許過了3個月、半年,裡面的東西就會需要被更新,而持續的更新、修正,才能隨時讓用戶得到最新、最正確的資訊。